健康講堂
CEA升高,小心腸癌,要定期腸鏡檢查
小麗,42歲就患了腸癌。
小麗,她總是早晨5點就起床去晨跑,每天五公里長跑。她一般都是沿著自行車道跑。因為早晨車輛和行人都比較少,所以很安靜。跑步的時候,她喜歡聽歌,這樣可以使自己放松。
她對飲食也挺注意,吃蔬菜最多,偶爾吃一些瘦肉,吃米面類食物都只吃一點。
她幾乎沒有患過病,連感冒都很少。她的大便也挺正常的,每天1~2次,不稀不干,很少拉肚子或者大便不成型。
她每年都會去體檢,體檢指標一直都很好。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尿酸等,都沒有。
有一次體檢時,腫瘤五項中的癌胚抗原(CEA)高了一倍,其余四項都很正常。CEA的正常值為<5ng/ml,她的剛好為10ng/ml。
醫生跟她說:癌胚抗原是最常見的一種腫瘤標志物,它存在于各種腫瘤里。肺癌、大腸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甲狀腺髓樣癌、卵巢癌、泌尿系腫瘤等都可以升高。但是CEA升高并不代表就是腫瘤。有時吸煙、結腸炎、息肉、肝炎、胰腺炎、糖尿病等也會升高。
她問醫生:那我怎樣確定是不是腫瘤?
醫生說:你已經做了體檢,其中包括胸片、腹部B超等,都沒有發現問題。你可以再做胸腹部、盆腔增強CT。如果沒有發現問題,再做胃腸鏡檢查。
醫生說:之所以建議你做增強CT,是因為有時腫瘤在普通CT上看不出來。比如胰腺癌,普通CT就比較容易漏診。
她按照醫生的建議做了增強CT檢查,沒有發現任何問題。
醫生建議她繼續做胃鏡和腸鏡檢查。她雖然每年體檢,但她從來沒有做過胃腸鏡,因為她聽說胃腸鏡檢查可難受了。
她問醫生:我每年做大便隱血試驗,都是陰性的。我的CT檢查也沒有問題,是不是可以不做胃鏡和腸鏡?
醫生說:CT雖然分辨率很高,但是看胃腸的效果不好。較小的腫瘤,是不看出來的。現在還沒有特別好的檢查,能夠完全代替胃腸鏡。
她問醫生:我聽說有無痛胃鏡,有沒有無痛腸鏡啊?這兩個檢查可以一起做嗎?
醫生說:當然有無痛腸鏡,我們經常建議無痛胃鏡和無痛腸鏡一起做,這樣麻醉一次就可以了。
她說:那太好了,您就幫我預約無痛胃腸鏡吧。
做胃鏡前兩天,要吃易消化的食物。第一天晚上不能吃太飽,第二天早晨要空腹;做腸鏡前要喝瀉藥,把腸道內的大便都瀉干凈。原來都是喝甘露醇和糖鹽水,現在一般都是喝聚乙二醇電解質散。電解質散雖然難喝,但是不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。
在做腸鏡前兩天,她就不再吃有籽、有渣、紅壤的食物了。這些食物吃多了,容易排不干凈,影響腸鏡觀察。
檢查前晚,吃過晚飯后1小時,需要喝1000ml瀉藥。第二天早晨還要再喝1000~2000ml瀉藥,喝到大便為清水樣為止。
她覺得瀉藥難喝,都把她喝吐了。她真的是捏著鼻子喝下去的,感覺有點咸、有點澀,還有點滑。
她上午10點做的檢查,檢查前需要禁食水6~8小時。檢查前,她還做了心電圖。
檢查前,醫生給她往血管里注射了麻醉藥,進入血管后,她瞬間就睡了過去。先做胃鏡,只用了五分鐘。后做腸鏡,用了20分鐘。進境很快,退鏡很慢,醫生觀察得很仔細。這兩個檢查都沒有發現癌癥、息肉之類的病變,僅僅發現輕度的淺表性胃炎和結腸炎。
很多沒有癥狀的人,檢查都有輕度的炎癥。畢竟人吃五谷雜糧,有點炎癥也正常。
醫生看過胃腸鏡檢查報告后,跟她說:所有檢查都沒有大問題,你可以暫時觀察。如果CEA持續升高,可以再進一步檢查PET-CT,不過這種檢查比較昂貴,不作為常規推薦。
醫生還說:各種腫瘤標志物,在作為腫瘤術后的監測指標時,意義比較大。手術之后腫瘤已經切除了,如果腫瘤標志物突然升高,往往提示腫瘤復發或轉移。常規體檢的時候,輕度升高意義并不大。
醫生建議她第二年體檢的時候,如果CEA還升高,可以再次復查腸鏡。因為CEA升高,最常見的腫瘤是大腸癌。
之后連續三年體檢,她的CEA都是升高1倍左右,但是她都沒有再次復查腸鏡。因為她實在是不想再喝瀉藥,太難喝了。另外,她的大便潛血都是陰性,而且排習慣也一直都挺正常,她不認為自己會患腸癌。
直到第四年,在體檢的時候發現她的CEA升高到了4倍,而且大便隱血試驗變成了陽性。
她問醫生:我的大便隱血是陽性,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昨天剛剛吃了鴨血的原因?
醫生說:你做的是免疫法大便隱血檢查,這種檢查一般只對人血有反應。
后來她又復查了一次腸鏡,結果發現降結腸有一個潰瘍性腫物,病理為:腺癌。
后來她做了手術治療,萬幸的是術后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。五年過去了,她依然健康。
總之,腫瘤標志物輕度升高,并不一定是癌癥,但是該檢查還是要檢查。另外,如果通過戒煙、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,腫瘤標志物仍然不降低,該定期復查,還是要復查的。